当前位置: 首页 植物百科

植物百科全书内容摘要(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里哪些植物是移动生存的)

时间:2024-09-1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植物百科 文档下载

3`年鉴:年鉴是一种工具书,把某个领域中一年内的重大事件、重要依据、文献资料等分门别类地编纂起来,供人们查,这就是年鉴。我国年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年鉴的“年”一般是按出书年份标识,内容为上一个年度的资料。植物某部分碰到外界物体时能发生向性反应的,则具有“向触性”。捕蝇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叶形奇特,近叶端处为肉质,以中肋为界,分为左右两半。

什么是丛书、百科全书、年鉴?

1`丛书:
在一个总书名下汇集多种单独著作为一套,并以编号或不编号方式出版的图书。它通常是为了某一特定用途,或针对特定的读者对象,或围绕一定主题内容而编纂。一套丛书内的各书均可独立存在,除了共同的书名(丛书名)以外,各书都有其独立的书名;有整套丛书的编者,也有各书自己的编著者。一套丛书一般有相同的版式、书型、装帧等,且多由一个出版者出版,除少数丛书一次出齐外,多数为陆续出版。

2`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全部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它收集专门术语、重要名词、分列条目、加以详细的叙述和说明,提供定义、原理、方法、历史及现状、统计、书目等方面的资料。传统百科全书不但能满足人们应急查检知识、解惑的需要,还为求知上进的人们提供一种系统自学的方便。

3`年鉴:
年鉴是一种工具书,把某个领域中一年内的重大事件、重要依据、文献资料等分门别类地编纂起来,供人们查,这就是年鉴。

在西方,年鉴和年刊通称,英文名称都叫yearbook。

我国年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成书于14世纪40年代的《宋史·艺文志》中就有《年鉴》一卷,可是已经失传。

解放前,我国曾陆续出版过一些综合性年鉴(《中国年鉴》、《世界年鉴》、《申报年鉴》);地方性年鉴(如《上海市年鉴》、《台湾年鉴》);专业性年鉴(如《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电影年鉴》)。其中《中国年鉴》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可说是当代出版史上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年鉴。

我国年鉴出版工作的大发展是在80年代。1980年首先出版的是《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出版年鉴》和《世界经济年鉴》等。到1981年出现了“年鉴热”,年鉴品种增到二十多种,近年又陆续有所增加。

年鉴大体可分综合性年鉴和专业性年鉴两类、前者如百科年鉴、统计年鉴等,后者如经济年鉴、历史年鉴、文艺年鉴、出版年鉴等。

年鉴的“年”一般是按出书年份标识,内容为上一个年度的资料。例如:1985年的年鉴,主要发表1984年的资料。由于年鉴具有史料价值,有些年鉴也把前若干年的部分历史资料列为重要内容。

百科全书是什么?

百科全书是一种一种大型参考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 。

百科全书收各科专门名词、术语,分列条目,详细解说,比较完备的介绍文化科学知识。有包罗万象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也有专科性的百科全书,如医学百科全书、工程技术百科全书等,有助于人们获取知识,提升自我。

扩展资料:

综合性百科全书选收各时代已有的各门类知识。前期多采取分类编排法,而分类体系则依编纂者而不同。16~17世纪受词典编纂法影响,出现按字母顺序编排的百科全书,德国的《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是综合性百科全书两种格局的代表。

前者始终严守一种将知识整体分解为十分狭小的条目的体制;后者新版的「便捷参见索引」(简编)也带有某些布罗克豪斯型的因素,但全书以大条目的「详编」为主体。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里哪些植物是移动生存的

(1)有一种名叫苏醒树的植物, 生物学家们在美国东部和西部地区都发现了这种植物的踪迹.这种植物在水分充足的地方能够安心生长, 非常茂盛, 一旦干旱缺水时, 它的树根就会从土中”抽”出来, 卷成一个球体, 一起风便把它吹走, 只要吹到有水的地方, 苏醒树就将卷曲的树根伸展并插入土中, 开始新的生活.

(2)在南美洲秘鲁的沙漠地区, 生长着另一种会”走”的植物--”步行仙人掌”.这种仙人掌的根是由一些带刺的嫩枝构成的, 它能够靠着风的吹动, 向前移动很大的一段路程.根据植物学家的研究, ”步行仙人掌”不是从土壤里吸取营养, 而是从空气中吸取的.
(3) 葵花向阳其实就是植物运动的一个常见现象。清晨,向日葵面向东方,迎接旭日东升;傍晚,它又面向西方,目送夕阳西下。棉花的叶片也有类似葵花向阳的向光性运动。
植物的茎总是向上生长,以便得到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茎的这种运动称为“负向地性运动”,意即与向地性运动方向相反的运动;而根又总是向下生长,以便得到水和肥料,这叫做“正向地性运动”。
植物的根还常常表现出向水性,尤其是当土壤干燥,水分分布不均时,根总是朝有水潮湿的地方生长,在潮湿的区域里,根的分布也较茂密。
植物某部分碰到外界物体时能发生向性反应的,则具有“向触性”。如葡萄、豌豆、西番莲的卷须,一碰到竹竿、绳索或篱笆等物时,能很快弯曲缠绕上去。
植物的向光、向地、向水、向触性等运动,统称为“向性运动”,一般与生长素的作用有关。如向日葵在阳光作用下,背光面的生长素多,生长较快;生长素少的向阳面生长较慢,于是产生了向阳弯曲。
(4)此外,象花生、大豆、酢浆草、红花苜蓿等植物,都会在早晨出太阳时舒展叶片,随夜幕降临而闭合叶片“入睡”。这种叶片昼开夜合的运动称作植物的“睡眠运动”或“感夜运动”。原来这也是叶柄基部的组织细胞膨压发生变化的结果。 (5)植物界中还有些本领高强的“旅行家”。如南美洲有一种草,当其生长的地方发生干旱时,就从土中抽出根卷成小球,随风飘荡,到水分充足处重新扎根生长。沙漠中某些仙人掌也会行走,其根部由许多软刺组成,具有随水移动的本领,能随风一点点从沙漠干燥处移向有水分和养料的地方深深扎下去,当水分和养料枯竭时,根上的刺又会重新寻找新的沃土。
(6)被达尔文誉为“世界上最奇妙的一种植物”的捕蝇草,是食虫植物家族中人们最熟悉,也是科学家研究最多的一种植物。它的奇妙之处尤其在于它能够主动地捕食猎物—昆虫。捕蝇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叶形奇特,近叶端处为肉质,以中肋为界,分为左右两半。每一半叶片边缘均生有10-25根刚毛,内侧近中肋处,又有3根或3根以上的感觉刚毛(又叫激发刚毛),边缘还生有蜜腺,能分泌蜜汁以引诱昆虫。这状如贝壳,可随意开合的两半叶片,就是它的诱捕器。平时张开,叶片向外弯曲。而当昆虫受其分泌蜜汁的诱惑爬上叶片时,若激发刚毛被触动两次或两次以上,或在数秒内至少有两根激发刚毛被触动,诱捕器就会在20-40秒内闭合,叶片向里弯曲,叶缘上的刚毛交错地扣合起来,迅速将猎物囚禁其间。昆虫愈挣扎,诱捕器就闭合得更紧,同时激发刚毛受到刺激后,叶片上的许多紫红色小腺体就分泌出一种酸性很强的消化液,将虫体消化掉。